中国“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必将以释放强大中国14亿人口消费市场红利的方式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为释放中国市场红利提供坚实的国内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基础。
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积极扩大进口,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继续为世界创造巨大市场红利;持续推进“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在进博会召开前的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乌鲁木齐揭牌,这是自2013年以来自贸试验区第七次扩容。自贸区走过10年,已遍及中国大地,实现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向进出双向兼顾的国际贸易经济的全面转型,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影响国内国际经济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
中国已经成为遥遥领先于其他跟随者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进行有14亿人口参与的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现代化实践,中国“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必将以释放强大中国14亿人口消费市场红利的方式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将是释放市场红利的最佳方式与路径,既对中国自身的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对世界经济带来强大新增市场合作空间和重大机遇。
释放市场红利以培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本方向,串接生产和消费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的物流供应链构建和创新,就成为需要从经济循环体系建设层面重点解决的模式创新问题,也是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为此,需要从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出发,加快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为释放中国市场红利提供坚实的国内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基础。
一是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物流要素在线化、数据化,开发国内国际一体对接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实现物流资源线上线下联动。要加快培育物流数据要素市场,统筹数据交互和安全需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促进物流数据安全高效流通。积极参与全球物流领域数字治理,支撑全球贸易和跨境电商发展。
二是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深度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北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类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物联网相关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智慧仓储物流基地、智慧港口、数字仓库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鼓励智慧物流技术与模式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拓展智慧物流商业化应用场景,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技术装备以及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策等智慧管理技术应用。加快高端标准仓库、智慧立体仓储设施建设。
三是促进物流网络化升级。依托重大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物流信息组织中枢,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推动大型物流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数字化服务,稳步发展网络货运、共享物流、无人配送、智慧航运等新业态。全面链接并促进城市物流资源共享,优化城市物流运行,建设智慧物流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