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车终于挣脱增长的“瓶颈”约束,在国内车辆市场中不断提升渗透率和保有量的同时,已经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的支柱,并向着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不断前进。这种发展局面的出现,必将为我国物流业迈向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注入供需适配、规模发展、智能运行的新活力和新动能,为行业发展创造全新的产业价值。
首先,新能源车供需规模化有利于创造物流产业增量价值。新能源车产销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全新结构,以及产品、电池配件等的物理化学性能,对物流服务提出了精细化、标准化更高的物流供应链服务要求的同时,也助推物流与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深度嵌套。这必将极大地推动传统低端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进行提质增效,有利于物流的转型升级。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长期来制造业因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布局发展的环节孤立性,导致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的互联网化程度一直较低,物流企业长期处于简单的外包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发展状态。这既不利于物流企业的提质增效,也不利于制造业专业分工深化和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新能源车是我国具有较为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的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产业,加之已经具备足够的规模,在我国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推进贸易便利化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促进中外车企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更加广泛的合作交流下,我国理应抓住机遇,完成新能源车的产业链供应链符合世界潮流的现代化再造,这既能提高与主要贸易国家合作的能力,也能不断创造现代物流辐射国内国际的产业新价值。
其次,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将对物流进行“智”和“新”赋能而创造产业新价值。在现代物流发展进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改善物流管理和服务,一直是物流企业提质增效降本的手段和努力方向。物流平台、数字仓储、快递分拨、共同配送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和发展壮大的。但在物流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中,对货物克服空间距离移动的运输车辆如何进行高效的调度,长期以来是物流业提质增效降本的“短板”。
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为物流全流程智能化带来了曙光。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因车辆性能和能源特征,使得车辆成为移动智能终端变成现实,在现代供应链和互联网的加持下,建立与数字仓库、智能生产线、消费互联网紧密相连的智能物流服务系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服务新产业,也必将为现代物流产业创造基于生产、消费、物流服务、供应链重构等紧密衔接的新价值。
最后,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必将带动智能多式联运快速发展而创造全链条物流新价值。长期以来,多式联运发展受到“一单制”等的信息传递、共享的约束,使得多个运输环节和方式衔接较为困难,且环节间的衔接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在集疏运端的智能化和智能终端化,为其他运输方式与其有机衔接成为可自动进行组织的环节,克服了人为的干预和利益冲突,使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作为智能集疏运手段成为可能。换言之,就是只要建立相应的规则、标准等,即可较为快速实现,这必定会加快将物流全链条纳入统一管理的步伐,推动传统的各个物流环节“内卷式”降本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全链条降本,最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转型。(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汪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