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关乎国计民生,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起到非凡的保障作用。加快构筑“平急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平时促消费、保民生的物流能力,成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更是保障人民高质量生活的关键举措。
▍现有物流系统韧性有待增强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强化,我国物流业实现韧性恢复,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健全,有效支撑了消费升级,提升了重点生活物资的保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了规模庞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围绕生产生活服务需要,我国物流园区、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加快布局建设。物流新基建的投入使用,推动商品集散能力,储存和配送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物流成本明显降低。2023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4.5%,较2012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
二是形成了有机联系的物流网络骨架。目前,国内的“物流基地+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城市物流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向纵深发展,全国物流均衡化程度显著提升,物流网点分布趋向均衡。截至2023年底,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8%以上,95%以上的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覆盖,累计支持建设7.5万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1800万吨以上。
三是涌现了不少“互联网+”的流通模式。物流与商贸融合创新持续加速,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短视频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更多品种的果蔬食品从国内外产地直接送上居民餐桌,更多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得以满足,居民消费体验不断升级。
但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重大突发事件中,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在协调机制、资源保障及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尽管应急物流作为“生命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但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应急抗压能力仍存在短板。
一是缺乏全国层面统筹协调机制,难以实现统一调度。疫情期间,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应急协调工作机制,政府部门难以做到精准指挥,物流园区被封、物流从业人员无法上岗、物流车辆层层受阻,“各认各证”“各管各区”“各司其规”普遍存在,城市和街区内的物流运输被阻断,大量物流企业资源难以被有效调用。加之缺乏统一的全国物流信息平台,各类大型物流枢纽、物流企业、物流组织的信息尚未打通,也未形成规范标准的上报机制,政府部门对物流行业的整体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导致许多保供部署安排呈现出随机性、临时性、无序性的局面。如今,三年疫情防控已转段,各方是时候好好考虑构建全国层面统筹协调机制了,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产销两端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仍需补齐。总体来看,我国人均仓储物流设施库存为0.7平方米,仅为美国人均仓储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均中高标准物流设施差距则更为明显。目前我国物流业在生产端的布局仍有待增加,以农产品为例,由于规模化生产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销售渠道和缺少冷链运输资源、产地仓不足等问题,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屡有发生。与此同时,物流配送末端衔接不畅。前置仓、即时配送、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也仍在初步发展阶段,社区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待突破,尤其是不可抗力的灾难、疫情等发生后,物流对民众生活消费需求的服务能力依然有限。此外,缺少衔接产地端与末端的大型综合性储运集散平台。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物流园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文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其更多的是服务于物流要素的空间集结,数量有限且距离城市较远,无法实现对城市生活物资的快速集散、仓储、分拣、加工、配送一体化,民生消费保障类的大型作业场地依然较为缺乏。
三是物流运行效率仍有待提高。首先,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小散乱”的状态,标准化、信息化和协同化不足,制约了流通效率。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1000余项物流标准,但统筹和推广力度不够。目前物流标准涉及近40家归口单位,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导致标准之间难以衔接,严重制约了物流效率。尤其是在启动应急物流时,这一缺点格外明显。其次,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据调研,已全面建立物流数字化软硬件系统的物流企业可能不及20%,实现关键环节信息化的整体比重不足10%,具备智能化分析系统的物流企业占比还在个位数。我国将近90%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仍然面临着数字转型的焦虑,面临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困境。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物流信息的联通、共享和价值挖掘能力还有待加强。各个物流企业、园区等虽然已经开始建设和使用数字化设备,但由于标准未统一,导致数据孤岛多,难以实现与企业或园区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构筑“平急融合”现代物流体系
2023年9月,交通运输部审议《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物流体系平急转换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因此,构筑“平急融合”现代物流体系,促进供应链的韧性、产业链的稳定,刻不容缓。
一是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标准规则衔接联通。加快推进“平急两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前后端布局。面向生产端,加速布局产地仓、冷链物流仓储和转运集散设施;面向消费端,加速布局面向社区配送服务站点、自提货柜等前端物流配送设施,推进无人车、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在末端配送的应用。同时,加快引导大中型城市开展城郊大仓基地建设,打造面向城市生活物资的大型仓储、分拣、加工、包装中心,全面提高城市生活物资物流功能的仓储资源、配送资源、区域分拨资源的集聚水平,形成城市物流多级网络资源的协同聚集。
此外,统筹物流标准制定和推广落地。尽快开展现行物流标准的衔接性、一致性调研论证,优化物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方法,由单一部门转为多部门联合制定物流标准。对于较为重要的物流标准,要适当加大推广力度,发挥国有物流企业的带头作用,优先进行标准化适配。对于标准化改造成本较高企业,可适当出台补贴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标准化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标准化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装备设施、机械包装、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积极推动标准化托盘、标准物流周转箱(筐)在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中的应用,支持叉车、货架、月台、运输车辆等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
二是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建立物流业应急协调工作机制。把“平急融合”的理念贯穿到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既满足快速反应,就近调运生活物资,又充分考虑“平时”运行效率,健全完善生活物资流通体系。明确政府管理部门和保供物流企业在应急状态下的权责划分,明确应急状态下政府的统一化指挥职责,统一化政令发布与落实渠道,制定应急状态下物流行业的响应义务和响应方式。鼓励政企协同创新平急切换方案,平时加强应急演练,提前发现保供全链条中的难点与堵点并做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确保畅通全链条应急处置流程,切实实现平急紧密结合、高效转换。
完善保供企业补偿机制。针对承担保供任务的企业制定财政补贴、优惠利率贷款、开通上市绿色通道、道路人员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的补偿鼓励机制。在紧急情况下,因公共利益需要确需政府接管、探索协同联动机制设计征收或征用城郊大仓基地或其部分场地、设施设备的,应当按照《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政策要求,按照法定程序与相关主体协商签订接管、征收或征用合同,组织评估机构等对涉及的相关资产进行评估,对产权主体予以公平、合理的补偿。
健全保供物流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保供企业分类准入机制,按照重要生活物资的类别,围绕企业规模、经营情况、供应链整合能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设置准入门槛,优先选择细分领域龙头及前期积极参与疫情保供企业,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资质认定。建立保供企业退出机制,明确企业退出基地条款,包括但不限于物资配送、防控管理、营业管理、守法经营、员工管理、舆论管理等方面约定,对满足不了协议约定的企业,限期进行整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及时清退。
三是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提升物流保供稳链能力。构建国家层面的物流信息平台。对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行业信息,包括重点设施、重点企业、重点物资、重点通道、重点区域等进行汇总收集,为应急状态下的物资调度和民生保障提供支撑。
同时加快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电商物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优化电商物流产业链,建设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支持物流企业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发挥平台企业赋能作用,带动更多中小微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力量,组织信息技术公司与中小微公司进行对接合作,打造普惠化的数字化转型产品。支持无人配送、无人仓及无人零售技术推广应用,建立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末端配送网络。
此外,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推动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大数据+仓配一体化”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客户需求,优化配送中心仓储策略和中转运输等物流活动。应支持大型电商与物流企业合作共建电商分仓,由分仓(或配送中心)完成对消费者的就近配送。借鉴“快商合作”“快快合作”“农超对接”“基地+社区直供”“批发市场+宅配”“移动互联网+众包”等经验,完善农村物流网点建设和配送模式。构建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全程可视化。依托农产品冷链公司,提供“站到门”“门到门”的农产品收购和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服务,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作者冯耕中系物流时代周刊“中国物流 100 人(智库)”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刘祺系西安交通大学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