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 监测观察 |
上海自贸区推14项海关新规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24 浏览:1504 |
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今年上半年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批落地实施。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这些海关“新政”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从通关便利、安全高效、功能拓展等方面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提升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上海自贸区有望加快贸易监管制度创新节奏,尽快形成透明化的制度标准,实现常态化运作。”据上海海关党组成员、自贸区海关工作组主要负责人张华鲁透露,按照“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制度安排会在下半年继续推出。
首批7项制度推广实施
翻开此次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创新项目一览表,首批7项制度分别在5月1日之前和5月1日起推广实施,其中3项围绕“通关便利”的监管制度创新将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5月1日起全面覆盖整个自贸区。
第一项“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允许企业先凭货物舱单信息提货进区,再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海关申报手续,降低通关时间和成本。在47家区内企业参加试点的基础上,5月1日起将推广至所有符合条件并自愿参加的区内企业。
第二项“区内自行运输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可不再使用海关监管车辆,可以在自贸区内的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通过信息化系统数据比对,实行自行运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第三项“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依托对使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加工生产制造企业实施的联网管理,以企业每日自动发送的工单数据为基础进行核销,为研发、维修等新型业态的监管提供借鉴。
在功能拓展上,首批还有4项“新政”将在自贸区实施,包括保税展示交易制度、境内外维修制度、期货保税交割制度和融资租赁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海关参照保税加工监管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无污染的境内外维修业务,有望推动自贸区的加工制造向研发及检测、维修等生产链高附加值的前后两端延伸,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票一报”变“多票一报”
结合上海自贸区内企业的实际需求,今年上半年,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将聚焦“通关便利”,再推7项创新,分别为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统一备案清单,内销选择性征税制度,集中汇总纳税制度,保税物流联网监管制度和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制度。
事实上,传统的通关申报环节基本都以逐票申报为主,此次海关推出的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改“一票一报”为“多票一报”,允许企业货物分批次进出,在规定期限内集中办理海关报关手续,扩大企业申报自主权,降低通关成本。
通过“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制度,升级改造上海自贸区卡口设施,简化卡口操作环节,实现自动比对、自动判别、自动验放,缩短车辆过卡时间,不仅能提升通关效率,也能落实安全高效要求。
高诚信企业可获更多便利
14项新政还只是开始,今年下半年更多海关制度创新将陆续推出。张华鲁表示,比如在征税方面,上海自贸区有望试点企业自主报税,“这个制度实施后将彻底推动海关从原来的审核制转为企业自主申报制,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权。而在企业管理方面上,将推广企业信用管理,赋予高诚信的企业更多便利,还设想建立企业协管员制度,通过专管协管员对口协调,方便企业办理海关手续或者解决海关通关业务中的难题、障碍。”
此外,海关将根据“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的要求,加快对14项制度化措施进行总结评估,及时把已经成熟的政策推广到全部特殊区域甚至具备条件的全国其他地区,全面促进特殊区域政策的完善和功能的拓展,使特殊区域的优势得到更大发挥,更加有力地助推我国外贸发展 |
上一篇:资本竞逐搅乱快递业发展 |
下一篇:华为徐直军:打造全联网数字物流系统 |
本文关键词: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