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积极践行相关要求,发挥重要先行引领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建设发展中,物流发展产生了深受欢迎的中欧班列这一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并成为国际合作发展平台。尤其是“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助力形成互联互通新格局,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为代表的大通道骨架加快构建,中欧班列北中南三大通道贯穿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等经济走廊,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为沿线贸易、产业基于物流供应链的深化合作创造了新条件、带来了新机遇。未来的十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合作规模、水平、质量一定会随着共同利益的追求而不断提升。
贸易合作发展方面。随着物流的合作发展走向深入,将为沿线国家间基于物流供应链合作营造支撑经济贸易扩张发展的良好条件,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规模快速增长。2013-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1%,占同期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5%升至29.7%。2021年,中国与145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达2.5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41.7%,其中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占比达34.8%。
顺应这一趋势,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贸易稳步扩张成为必然,对物流供应链服务的需求将不再单纯体现在班列等的开行数量上,而是深度嵌入贸易链条,形成贸易合作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物流与贸易融合发展水平,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产业合作发展方面。过去十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密切。一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产业互补性更趋增强。2013—2022年,中间产品出口占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比重由49.8%升至56.3%。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占当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值的72.9%。
中国—东盟之间产业合作水平和规模的提升,充分展示了产业合作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借助于中欧班列过境运输平台,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产业空间布局新局面。在未来发展中,在贸易的带动和物流的保障下,必然会加深产业合作,形成产业、贸易、物流三者联动互促发展新模式和新局面。为此,这将在物流通道、物流枢纽建设方面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物流相关企业应抓住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乘势而上,拓展物流发展新空间。
内陆经济开放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以及贸易、产业合作质量提升,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整体更大幅提升,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截至2022年末,中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处于“一带一路”向西辐射前沿位置的广大中西部等内陆地区,将加快形成开放高地和产业布局发展新热土。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物流企业必须认清物流发展空间格局的改变,布局未来开放发展高地的物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
|